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7月以来,清远青年大学生结合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聚焦清远乡村文化特色,深入挖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好当地文化故事,以所学所长为乡村带去知识和文化艺术,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挥洒青春汗水。
助力非遗传承与发展
当好“文化传播员”
“制作豆豉,一半是手艺,一半是守艺??此迫粘5亩刽?其实也拥有极其繁琐的制作过程?!痹谘羯较厍嗔蚯嗔刽俏镏饰幕挪腥苏懦5慕步庀?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红黄蓝志愿队师生亲身体验了豆豉的制作,沉浸式感受豆豉技艺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
在接受队员们采访时,张朝海感慨,希望有更多对传统豆豉技艺感兴趣、热爱这门技艺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发扬传统技艺的队伍当中来,让非遗文化不断延续。
为了让更多人接触了解、走进豆豉文化,助力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破圈”,志愿队成员在观看非遗制作的同时,运用小小的镜头,细致记录着匠人的制作过程,再以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故事的形式,将其剪辑制作成微视频,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推广传播,并设计了豆豉系列包装?!巴ü只姆绞?我们探索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让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志愿队成员曹代彬说。
红黄蓝志愿队还助力传播粤曲文化,在青莲中心小学开展一场“非遗润童心,文化永传承”的主题活动,将粤曲这一岭南文化的瑰宝带入校园,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其独特魅力,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为粤曲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八批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木呷狮舞,是清远市英德市独具特色的传统舞蹈。为进一步了解学习这项非遗文化,广东工业大学“破茧成蝶”实践团前往冠英堂木呷狮舞传习所开展调研,并采访木呷狮舞传承人朱志强,亲身体验了舞狮和锣鼓乐?!霸谘胺梅且盼幕墓讨?更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珍惜之情?!薄跋M芄晃;ず痛蟹且盼幕毕鬃约旱牧α?带动更多年轻一代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来,让更多人了解非遗的魅力。”队员们感叹道。
以“舟”“茶”为媒
讲好当地文化故事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赤心润乡实践队利用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机会,对接清新区龙颈镇百年龙舟文化和茶文化宣传需求,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你我同行”为主题开展实地走访调研学习,了解宣传龙颈镇的百年龙舟文化和茶文化,积极深入开展“双百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队员们通过调研了解了龙颈镇钟家村具有三百年历史的“炳溪飞龙”龙舟的故事,水东村的水东龙舟“水东精神,特别精神”、龙北村的龙北龙舟在滨江河中激烈竞赛等故事,并将其整理成系列故事,助力传承百年龙舟精神。
为了更好地了解宣传龙颈镇的茶文化以及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实践队还走访了河东村的茶企,了解木古营茶亟需解决其传承、种植面积扩大和现代化的制茶工艺等问题。
结合调研情况,队员们策划了一场以“木古营茶传世代龙舟精神育未来”为主题的爱心“妈妈岗”主题活动,通过问题抢答、龙舟拼图等活动向当地留守儿童介绍龙颈龙舟和木古营茶,在下一代心中种下传承龙舟精神和木古营茶、积极主动参与家乡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种子。
开展支教活动
为乡村儿童传播新知识
在清远的一些粤北山区村镇小学,拥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和移民子女,教育需求迫切。青年大学生们用知识点亮孩子们的梦想,用深情的陪伴和无私的奉献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铺就坚实的基石。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岭南绘彩童心岭青队在连州市保安中学开展支教活动。通讯员供图
7月中旬,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岭南绘彩童心岭青队在连州市保安中学,以10天的支教之旅,点亮了乡村留守儿童的梦想星空。在这短短的10天里,队员们累计教授了37节涵盖美育、红色教育、安全教育和体育教育的课程,创作了125件包含剪纸、轻黏土、彩盘绘画、龙狮拼图等艺术作品,服务了超过1200人次的学生,得到学生、老师和家长的高度认可,成为乡村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赤心润乡实践队走访茶企。通讯员供图
在清新区太平镇,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知了筑梦”实践团聚焦乡村留守儿童,开展了为期9天的“‘知了’支教促帮扶,‘筑梦’童心助教育”支教活动,通过非遗手工课、“三生”教育课、音乐舞蹈课、智慧科普课等丰富多彩的课程与活动,为孩子们编织一个充满色彩与希望的假期。团队成员以“大手牵小手,小手牵大手”的方式,为每一户外来务工人员和移民家庭每日播报“知了新闻”,通过导师制逐一跟踪,并及时更新每一位儿童的学习动态,充分加强家校合作,展现青年学子不辞劳苦的担当作为。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擎苍突击队员和清城区石岐村孩子共同绘画。通讯员供图
在清城区石角镇石岐村,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擎苍突击队员们化身小老师,向当地儿童开展“传承文明家风,弘扬传统美德”主题绘画支教活动,他们教小朋友展开想象绘制良好家风图画,为小朋友们耐心地讲解家风和美德的含义,将敬老尊贤、文明家风的种子种进孩童心灵,待孩子们有一天长成大树,传承中华文明家风家训。
送文化下乡
营造乡村文化良好氛围
一曲《强军战歌》,唱出实践团成员的满腔热血和坚定信念,洋溢着无畏与豪情;一首《小美满》,流淌着队员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温暖了村民的心房;一支粤曲小调《云瑞庆升平》,传递出青年大学生积极传承戏曲传统文化的热情,成为当晚最受欢迎的表演……7月11日晚,在清新区太平镇北坑村文化广场,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知了筑梦”实践团携手太平镇团委及村委负责人、志愿者代表,为村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
7月20日,在太平镇马岳小学举行的支教活动结营仪式上,队员们携手马岳小学的同学们表演的合唱《虫儿飞》、趣味杯子舞、军事操《星星在闪耀》、手势舞《少年中国说》、弹唱《你从未离去》、自编现代舞、乐器弹唱《明天会更好》等节目大放异彩,为乡村小学带来一道青春洋溢的文化大餐。
实践团指导老师黄婉宜表示,希望通过“知了”搭建的校地合作桥梁,携手共促“百千万工程”项目,共创乡村振兴新篇章。(来源:清远日报记者/黄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