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凉风拂过秀美禾云,见证了一场跨越“千里”的寻亲。而这离散已久的血缘得以团圆,得益于背后积极发挥联结作用的一条“纽带”,他的名字叫做网格员。
12月4日,记者从禾云镇获悉,禾云镇网格员日前成功帮助两名外籍华侨圆了多年的“寻亲梦”,“小网格”服务“大民生”再一次被明证。
认亲大合照。
贴心服务,“千里”寻亲圆夙愿
做好平凡点滴事,服务居民心连心。网格员虽然是一个平凡的岗位,却关系着辖区居民的幸福生活。他们每天勤恳工作,排查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还热心为群众提供帮助。
11月中旬,禾云镇桂岭村的网格员欧某祥接到了两名马来籍华侨的求助,称两人为欧姓兄弟,是第四代马来籍华侨,其太爷是清远桂岭村人,但是已经和家乡的亲人失去了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一家对家乡的思念越加强烈,此次远道而来,就是为了找回自己的亲人,达成落叶归根的心愿。但是仅凭祖辈留下来的证件,以及太爷和爷爷的名字,兄弟俩难以找到确切的人物和地点,只好到村委会向网格员求助。
欧姓兄弟到桂岭村委会提出寻亲需求。
欧某祥初步了解情况,“或许能通过户主姓名底册来帮助欧某找到亲人!”网格员脑中灵光一闪,这段马来籍华侨寻亲记就此拉开了序幕。他认真地翻起泛黄的户主姓名底册,一个村一个村地核实,一个名字一个名字地比对,经过全力寻找,初步确定欧姓兄弟口中说的清远桂岭村就是如今的禾云镇桂岭村。
暖心帮忙,“百般”周折解民难
确定了寻亲方向后,网格员马上联系第五村民小组的村干部,组织年老一辈人协助核实情况。这时,人多力量大,根据第五村民小组群众代表拿出的族谱,确有记载在20世纪50年代期间,该村欧姓兄弟俩的太爷跟随家人到了南洋,相关内容与寻亲的欧姓兄弟所说基本吻合。
带族谱到村委会查找现场。
多方接力,几经波折,马来籍华侨欧姓兄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人。那一刻,兄弟俩热泪盈眶。网格员助力数十年未见的亲人终团聚,在禾云镇当地传为佳话。
除了欧某祥,在禾云镇还有36名同样爱岗敬业的网格员,他们分别服务着辖区4万多户12万多的居民,始终秉承“热心为民、真情服务”理念,用实际行动默默践行为民初心,用心倾听群众心声,用情回应群众呼声,用力解决群众难题,成了网格居民的“知心人”“暖心人”,赢得了网格居民的一致肯定。他们的脚步在“网格路上”前行,用一个个脚印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网格人生,也激励着活跃在禾云辖区上的网格员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来源:南方+记者/江绮雯 贺欢 通讯员/禾云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