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新区浸潭镇五一村,排排屋舍、村道整洁、家家和美、乡风文明……呈现一幅邻里和睦、岁月静好、守望相助的画面,这是浸潭镇积极探索“和美积分”乡村治理积分制的新成果。
为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今年,清新区以浸潭镇五一村为试点,探索“党建引领、村民参与、积分助力”的工作思路,引导党员与群众踊跃参与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文明劝导、邻里互助等事务中来,“储存”群众的日常行为,充分调动群众守道德、讲文明、树新风的积极性。
“小积分”兑出“大幸?!?/strong>
“刚开展‘和美积分’这项工作时,很多群众对此不太了解,为了让大家共同参与,用自己的双手和实际行动打造生态宜居、健康舒适、文明向善的村庄环境,我们通过入户派发宣传单张,以及在村民联系群中转发倡议书,争取每位村民都参与到活动中,村民从一开始的不了解、不热情,慢慢转变为积极参与、主动动手,现在大家既是参与者,又是活动的宣传员?!蔽逡淮逦岬持Р渴榧窃鹂硎尽?/p>
为激发群众参与村级事务、共建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等工作,浸潭镇将积分制运用到乡村治理中,将乡村治理各项事务转化为数量化指标,对村民日常行为分为“和”(自治守法、家庭和谐、乡村发展)与“美”(党员争优、公益事业、环境卫生)进行评价,形成积分记录在“和美积分存折”,每季度兑换积分换取相应奖品,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转习惯、以习惯化新风,形成“你追我赶比着干、我是党员我先干、上下联动一起干、群众自己主动干”的格局,逐步引导群众对乡村治理由“被动管理”转为“参与管理”,人人参与到村庄的保洁、安保、民事等事项,为乡村治理凝聚了强大的“正能量”。
巧用积分 涵养文明乡风
“没想到,下雨天的时候帮邻居收了衣服,每天打扫一下村里的卫生,就可以得分,每个月还能用积分换到生活用品,这个活动真的很有意义、很实用。”五一村的罗先生笑呵呵说。
村庄环境持续变好、邻里矛盾大幅减少、群众安全感逐步提升,通过引导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浸潭镇不断探索创新,积分管理更加深化,成果运用更加广泛。
“‘和美积分存折’是模仿银行的操作模式,为每一户自愿参加积分活动的家庭‘开户’,每月评比的积分所得在‘存折’上体现,村民可以利用积分兑换洗洁精、牙膏、衣架、酱油等生活用品?!痹鹂樯芩?。以德生“金”,以善易“物”,通过采用“数字化”来计量广大群众践行文明的方式,积分就像一把标尺,把看不见的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都变得有准则、有刻度。将无形的乡风转化为有价值的文明,“积分制”被赋予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内生价值,带来了幸福感、归属感、认同感,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五一村党员和群众的日常行为和生活习惯。目前,五一村已推广61户家庭开通积分存折,已覆盖全村常住家庭,共完成174项积分事件,兑换积分奖品39件。
“袖手观”变“动手干” 村庄环境展新颜
早上7时,李女士已经早早把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垃圾清扫干净,现在已经变成一种习惯了。”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自觉投身到人居环境美化,“单纯给予”已变成“正向激励”。
浸潭镇始终把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乡村善治水平的基础性工程,通过“积分+人居环境常态化保洁”模式,以创建“美丽圩镇示范样板”“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为抓手,纵深推进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发动镇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农村党员等先锋模范,组织群众从点滴小事做起、从房前屋后做起、从不文明习惯改起,掀起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潮,营造人人参与治理、户户提升环境的新局面,建立长效管理制度,打造“整洁、优美、宜居”的村庄环境,促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可喜变化,乡村面貌实现持续改善。
“和美积分”是弘扬道德力量、引领文明新风的积极尝试,接下来,浸潭镇将持续发力,以点带面推动“和美积分”乡村治理积分制辐射到更多村居,奏响乡村治理“合唱曲”,让“小积分”焕发和谐宜居的美丽乡村新风貌。(来源:清远日报记者/樊乾 通讯员/成淑娴 房陈超)